手写板

秋毫之末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為微细的东西。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朱熹集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祝玉成牙画》:“画事入微,渺如秋毫之末。”亦作“秋豪之末”。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

成语解释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示例

神托于~,而大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 ★《淮南子·原道训》

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语法

作宾语

用法

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1秋毫之末无足轻重, 秋毫之末, 轻于鸿毛, 秋豪之末 辨析>>

2毫毛毫毛, 鸿毛, 鹅毛, 纤毫, 涓滴, 秋毫之末 辨析>>


相关词语

秋豪之末见“秋毫之末”。

明察秋毫... 谓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形容洞察一切。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清沉覆《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周而復《 ...

离朱... 《庄子‧駢拇》:“是故駢於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黼黻之煌煌非乎?而离朱是已。”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离朱,黄帝时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鍼锋。 《孟子》作离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乏离朱之明,昧王戎之视。” 明王衡《鬱轮袍》第七摺: ...

离娄... 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焦循正义:“离娄,古之明目者,黄帝时人也。 黄帝亡其玄珠,使离朱索之。 离朱,即离娄也,能视於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如此则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臺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唐韩愈《明水赋》:“ ...

舆薪满车子的柴。比喻大而易见的事物。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列子‧仲尼》:“故学视者,先见舆薪;学听者,先闻撞钟。” 宋叶适《题贾儼不忘室》诗:“舆薪岂不睹,奈此斤斧何! ...


相关成语

成语秋豪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成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成语离娄之明古代夜总会离娄的视力非常好,能于百步之外看到秋毫之末。比喻视力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