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
《太平御览》卷二五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秋末、暮商、季商、杪秋。”
《南齐书‧周顒传》:“文惠太子问顒:‘菜食何味最胜?’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宋史‧外国传四‧交阯》:“去岁秋末抵交州境,桓遣牙内都指挥使丁承正等以船九艘、卒叁百人至太平军来迎。”
汉末秋秋末。指农历九月。 《初学记》卷叁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末秋。”
汉秋杪暮秋,秋末。 唐唐彦谦《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絳牧》诗:“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暉。” 宋邵雍《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诗: ...
汉暮秋秋末,农历九月。 叁国魏曹植《迷迭香赋》:“芳暮秋之幽兰兮,丽崑崙之芝英。” 《初学记》卷叁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九月季秋,亦 ...
汉秋季1.秋末。 《周书‧宣帝纪》:“朕以寡德,君临区宇,大道未行,小信非福,始於秋季,及此玄冬,幽显殷勤,屡貽深戒。”2.一年四季的第叁季,当农历七月至九月。
汉秋毫之末秋日禽兽毛的末端。比喻极為微细的东西。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朱熹集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如其真,不失秋毫之末。” 清东轩主人 ...
成语天末凉风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成语秋豪之末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成语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成语亡国之声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 ...
成语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