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秋暑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1.犹残暑。
唐李商隐《无题》诗:“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
2.秋季的炎热气候。
宋苏軾《初秋寄子由》诗:“忆在怀远驛,闭门秋暑中。”


相关词语

暑暍... 汉王充《论衡‧言毒》:“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热极為毒也。”2.暑热。 《宋史‧陶弼传》:“课民植木官道旁,夹数百里,自是行者无夏秋暑暍之苦。”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余尝谓风寒暑暍皆可作疾,何必定有鬼作祟。”参见“暑热”。 ...

凛秋... 寒冷的秋天。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 晋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 唐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诗:“楚客凛秋时,桓公旧臺上。”

避暑1.辟除暑热;免受暑热。 《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猪》:“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处不厌秽,泥秽得避暑。”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荷花》:“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2.天气 ...

餘暑犹残暑。指入秋后未尽的暑热。 宋林景熙《溪行》诗:“风高餘暑尽,独策兴悠然。” 元陈基《通州》诗:“到州日停午,餘暑秋更虐。”

处暑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八月二十叁日左右。 《逸周书‧周月》:“秋叁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 朱右曾校释引孔颖达曰:“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 唐陆龟蒙《袭美题郊居十首次韵》之八:“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2.北方人称农历七月间的小蜻蜓為“处暑 ...


相关成语

成语乍暖乍寒乍:刚刚开始。忽冷忽热。形容春秋季节,天气寒暑变化无常。

成语大巧若拙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