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秋方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1.西方。
《文选‧张衡<东京赋>》:“飞云龙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
薛综注:“秋方,西方也。”
南朝宋谢庄《怀园引》:“迴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按,《淮南子‧时则训》:“孟秋之月……其位西方,其日庚辛。”
2.指人的晚年,暮年。
南朝宋顏延之《庭誥》:“吾年居秋方,虑先草木,故遽以未闻,誥尔在庭。”
隋卢思道《劳生论》:“余年在秋方,已迫知命。”


相关词语

迷方1.迷失方向。 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一:“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黄节补注:“胡枕泉曰:‘方,犹道也。’……此言迷道独沉沦谬误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哀吊》:“虽有通才,迷方告控。” 周振甫注:“唐写本‘告’作‘失’。迷失方向,失去控制。 ...

青苗钱1.唐代赋税名。 大历元年,詔天下苗一亩徵税钱十五,以补百官俸钱,因国急用,当苗青即预徵,又有地头钱每亩徵二十,通称“青苗钱”。 《新唐书‧食货志一》:“至大历元年,詔流民还者,给復二年,田园尽,则授以逃田。天下苗一亩税钱十五,市轻货给百官手力课。以国用急 ...

金方西方。 《后汉书‧虞傅盖臧传赞》:“先零扰疆,邓崔弃凉,詡燮令图,再全金方。” 唐王勃《晚秋游武担山寺序》:“于时金方啟序,玉律惊秋。” 清吴伟业《西北风》诗:“威加河朔金方整,地遶幽并杀气多。” ...

迎秋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於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来。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亲帅叁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 郑玄注:“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於西郊之兆也。” 《后汉书‧ ...

春秋1.春季与秋季。 《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晋陶潜《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沉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 ...


相关成语

成语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成语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成语各有千秋传说彭祖是颛顼的第二代孙子,彭祖的父亲陆终娶了鬼方氏的女儿女贵。女贵怀孕三年,从腋窝生下6个儿子。彭祖是其中之一,姓坚名铿,传说他活了800多岁。传说中的寿星活了1000多岁,有歇后语“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font>> ...

成语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语秋后算账本指秋收后结算账目。比喻待到事后再对反对自己的一方行清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