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秋成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1.秋季成熟。
南朝梁王僧孺《吏部郎表》:“寧為天覆地长,復与雨露相滋,秋成春发,必如暄寒无爽。”
2.收穫;收成。
唐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臺歌板声。”
《元史‧李元礼传》:“时当盛夏,禾稼方茂,百姓岁计,全仰秋成,扈从经过,千乘万骑,不无蹂躪。”
《醒世姻缘传》第叁一回:“这秋成的时候尚且如此,若到了冬春,这些飢民若不设法救济,必定半个不存。”
3.指秋季成熟的庄稼。
隋李播《周天大象赋》:“荐秋成於八穀,务春採於扶筐。”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復之(胡復之)有庄,与马士英之庄邻,田甚腴。
士英令其子以叁千金强买之……未几国变,田仍归胡,官价半原值耳,田中秋成已熟,马氏之工本也。”


相关词语

四秋... 管子‧轻重乙》:“夫岁有四秋,而分有四时。故曰,农事且作,请以什伍农夫赋耜铁,此之谓春之秋;大夏且至,丝纊之所作,此之谓夏之秋;而大秋成,五穀之所会,此之谓秋之秋;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 马非百新詮:“秋者成也,收也。四时皆有所收成,故曰: ...

成熟... 亦作“成孰”。1.植物的果实或穀实成长到可收穫的程度。 《鶡冠子‧道端》:“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 《汉书‧律历志上》:“商之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宋秦观《代蔡州进瑞麦图状》:“今来二麦并已 ...

收成1.收割农作物。 汉张衡《东京赋》:“度秋豫以收成,观丰年之多稌。” 南朝宋谢庄《宋明堂歌‧歌白帝》:“庶类收成,岁功行欲寧。” 清李賡蕓《炳烛编‧唐宋青苗钱不同》:“则尽一州一县之民,无有不请青苗钱者,至於收成之际,又不稍缓其期。”2.指庄稼、蔬菜 ...

秋实1.秋季成熟的穀物及果实。 《管子‧国蓄》:“春赋以歛繒帛,夏贷以收秋实。” 汉王充《论衡‧异虚》:“见春之微叶,知夏之有茎叶,睹秋之零实,知冬之枯萃,桑穀之生,其犹春叶秋实也。” 宋梅尧臣《凝碧堂》诗:“今来莲已枯,碧水堕秋实。”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

秋石丹药名。 唐白居易《思旧》诗:“微之鍊秋石,未老身溘然。”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秋石》:“淮南子丹成,号曰秋石,言其色白质坚也。近人以人中白炼成,白质,亦名秋石,言其亦出于精气之餘也。再加升打,其精致者谓之秋冰,此盖倣海水煎盐之义,方士亦以盐入炉火 ...


相关成语

成语蟪蛄不知春秋蟪蛄:蝉的一种,也叫寒蝉、伏天儿,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因此知春而不知秋,知秋则不知春。比喻见识短浅。

成语阳秋可畏阳秋:原作“春秋”。《春秋》为古代寓褒贬、别善恶的编年体史书,这种有褒有贬秉笔直书的笔法,使有问题的人觉得可怕。

成语贻笑千秋贻笑:让人笑话;千秋:久远的年代。不光彩的行为,让千秋万代的人讥笑。

成语霜气横秋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成语过耳秋风吹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无实际作用的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