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秋时。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张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
唐李嘉祐《至七里滩作》诗:“万木迎秋序,千峰驻晚暉。”
汉秋绪犹秋序。 南朝齐张融《海赋》:“春代秋绪,岁去东归。”
汉霜序指晚秋季节。 唐魏徵《五郊乐章‧雍和》:“式资宴貺,用调霜序。” 唐宋之问《早入清远峡》诗:“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辉。” 元冯子振《十八公赋》:“缘是指凉亭,顺霜序,昕关掣,晴岭翥。” ...
汉雁序亦作“鴈序”。1.有秩序地飞行的雁群。 唐杜甫《天池》诗:“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 清王韜《淞滨琐话‧画船纪艷》:“停泊处如鱼贯,如雁序,粉白黛绿,列舟而居。”2.形容整齐有次序。 唐李白《天长节度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鹤髮之叟,雁序而进。” ...
汉高秋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沉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明徐禎卿《送耿晦之守湖州》诗:“远下吴江向霅川,高秋风物倍澄鲜。”2.深秋。 南朝梁何逊 ...
汉惊秋1.秋令驀地来到。 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绿鬢 ...
成语春秋积序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成语一字褒贬春秋时期,孔子根据鲁史编撰编年体史书《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14年共242年。《春秋》用笔严谨,褒则称字,贬则称名,其引文用笔,常用一字寓意褒贬。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成语专心致志从前,棋坛高手弈秋收了两个学生,他给他们细心讲解和分析,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另一个则心不在焉,观察窗外的天鹅。弈秋让两个学生对弈。那个专心致志的学生攻守有序,那个三心二意的学生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
成语鸿飞霜降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成语有始有终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游看不起子夏的门人,认为他们只会教最低等的学问。子夏叹息道:君子教人的道理应该有先后次序,好比草木必须一一分类清楚,不能随心所欲乱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说了开头就能知道末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