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秋季。
南朝齐王融《在家男女恶门诗》:“冰开春日,兰败秋年。”
汉春秋1.春季与秋季。 《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晋陶潜《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沉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老年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 ...
汉逾秋亦作“踰秋”。过了秋天;秋后。 汉王充《论衡‧气寿》:“物或逾秋不死,亦如人年多度百至於叁百也。” 《农政全书》卷十叁引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咨目》:“去年姑苏之水,踰秋不退,某為民之长,岂敢曲阻焉?”明何景明《武陵》诗:“辞家忽踰秋,适此万里国 ...
汉车丞相... 论‧杂论》:“车丞相即周鲁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汉书‧车千秋传》:“千秋為相二十年,薨,諡曰定侯。初,千秋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故因号曰‘车丞相’。” 清钱谦益《葛将军歌》:“君不见车丞相,宫殿出入乘小车,亦是上书一男子 ...
汉阳秋1.指孔子所着《春秋》。 晋时因避晋简文帝郑后阿春讳,改春為“阳”。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钱谦益《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定哀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2.史书的通称。 宋梅 ...
汉惊秋1.秋令驀地来到。 唐韦应物《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无名氏《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绿鬢 ...
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成语春秋积序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成语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成语秋收冬藏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成语万代千秋指经历年代极久远。亦作“万古千秋”、“万载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