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唐韩愈《独钓》诗之四:“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唐元稹《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诗:“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唐姚合《酬李廓精舍南臺望月见寄》诗:“远色当秋半,清光胜夜初。”
汉惊秋... .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蔡襄《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苏辙《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绿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汉秋分1.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9月23日或24日。这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2.指秋天。 《旧唐书‧于志寧传》:“以罪较量,明非恶逆,若欲 ...
汉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為“防秋”。 《旧唐书‧陆贄传》:“又以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 清孔尚任《桃花扇‧移防》:“黄河曲里防秋将,好似英雄末路时。”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 ...
汉秋成1.秋季成熟。 南朝梁王僧孺《吏部郎表》:“寧為天覆地长,復与雨露相滋,秋成春发,必如暄寒无爽。”2.收穫;收成。 唐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臺歌板声。” 《元史‧李元礼传》:“时当盛夏,禾稼方茂,百姓岁计 ...
汉秋料秋季结纳的赋税数额。 《宋史‧食货志上四》:“随税输纳斛斗,半為夏料,半為秋料,内有请本色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从其便。”
成语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成语秋色平分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成语一字不苟唐代两浙观察使高适过杭州清风岭题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后来过清风岭时想把“一”字改为“半”字,和尚告诉他义乌骆宾王已早帮他把“一”字改为“半”字 ...
成语处之泰然春秋时期,孔子在他的学生中最喜欢颜回,他十分尊敬孔子。孔子指出缺点马上就改正,孔子问他为什么不去谋个一官半职。颜回说只要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去做官。孔子赞叹颜回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处之泰然,自得其乐 ...
成语按兵不动春秋末,卫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成为晋国的附庸国。卫灵公为改变现状,与齐景公缔盟。晋国不能容忍卫国的行为,赵鞅派史默潜伏卫国。史默半年后回国报告说卫国启用贤臣蘧伯为相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出谋划策,赵鞅就按兵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