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阳历9月23日或24日。这天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2.指秋天。
《旧唐书‧于志寧传》:“以罪较量,明非恶逆,若欲依律,合待秋分。”
3.农业集体单位秋季分配。
《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1期:“党支部指示协助作秋收和秋分工作后,团支部就讨论。”
汉秋游... 1.近人康有為所拟历法,以春分為元朔,由春分而夏至,再到秋分、冬至,分一年為四游。秋游為其中之一。 康有為《大同书》乙部第四章:“自 ...至冬至之时地更上游,名之曰秋游。”2.秋日旅游。
汉二分1.春分和秋分。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為灾。” 杜预注:“二至,冬至、 ...... 取利,可乎?” 《元史‧成宗纪四》:“江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為率减二分,永為定例。”
汉司分1.历正的属官,专司春分、秋分。 《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鸟氏,司分者也。” 杜预注:“玄 ...去。” 孔颖达疏:“此鸟以春分来,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2.泛指历法官。 《文选‧顏延之<皇 ...
汉分至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啟闭,必书云物。” 杜预注:“分,春、 ...... 也。啟闭者,节也。分至者,中也。” 唐杨炯《浑天赋》:“分至啟闭,圣人於是乎范围。”
汉秋至秋分。 《管子‧轻重己》:“以夏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秋至。”
成语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成语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成语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成语千秋万岁战国时期,楚王与宠臣安陵君巡游云梦,随行有几千人。楚王兴起就打猎,一箭射死一只野狐。他十分高兴地说:“等到千秋万岁之后,谁能陪我一起快乐?”安陵君立即跪拜说:“我愿意与大王一道去黄泉,为大王驱赶蝼蚁,侍侯在你的左右。” ...
成语望秋先零晋朝时期,尚书右丞顾悦与简文帝(司马昱)同岁,文帝头发全黑,而顾悦头发全白了。文帝问他为什么头发先白?顾悦回答道:“皇帝您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是蒲柳之质,望秋先零。”文帝听后十分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