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秋伏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夏至后第叁个庚日為初伏,第四个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為末伏,末伏亦称秋伏。
唐曹松《夏日东斋》诗:“叁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相关词语

起伏1.一起一落。 汉焦赣《易林‧蒙之坎》:“白龙黑虎,起伏暴怒。”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而崇替去来之甚者,必唯宠惑乎?”宋陆游《记梦》诗:“浩如怒风驾秋涛,起伏奔蹴何其豪。”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 ...

隐伏1.潜伏;隐藏。 《易‧说卦》:“坎為水,為沟瀆,為隐伏。” 孔颖达疏:“為隐伏,取其水藏地中也。”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漾水》:“然川流隐伏,卒难详照。”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人心叵测,险於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 郭小川《秋歌》 ...

金伏金气伏藏。多用以指炎热的伏天。按我国农历,从夏至后第叁个庚日為初伏,第四个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為末伏,此即所谓“庚日必伏”,而庚,五行属金,金畏火而金气伏藏,故称。 唐包佶《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火炎逢六月,金伏过叁庚。” 明杨 ...

叁伏1.即初伏、中伏、末伏。农历夏至后第叁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起為末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初学记》卷四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叁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后初庚為后伏,谓之叁伏。”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啟‧林 ...

降伏降服;制伏。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胜》:“﹝齐﹞行霸兵,侵蔡,蔡溃,遂伐楚,楚人降伏,以安中国。”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遣一郎官御史,亲往宣諭,必望风降伏,讙呼听命。” 《红楼梦》第二一回:“平儿丫头疯魔了,这蹄子认真要降伏起我来了。” 闻一多《死 ...


相关成语

成语蟪蛄不知春秋蟪蛄:蝉的一种,也叫寒蝉、伏天儿,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因此知春而不知秋,知秋则不知春。比喻见识短浅。

成语昼伏夜行春秋时期,楚平王十分昏庸荒淫,竟霸占自己的儿媳妇,太子老师伍奢认为不妥被抓起来,楚平王命他写信叫回外地的儿子伍尚与伍员(伍子胥)。伍尚回去后与父亲被杀,伍子胥历尽艰辛,昼伏夜行,十分小心风吹草动,终于逃到吴国 ...

成语阑风伏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同“阑风长雨”。

成语阑风长雨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

成语劳师袭远春秋时期,秦国在郑国的留守官员杞子派人告诉秦穆公他已负责郑国京城北门的防务,要是派兵来偷袭一定成功。秦穆公不听蹇叔劳师袭远不会成功的主张,派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攻郑,结果中了伏击,三人被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