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於自然的资质。
清曾国藩《復刘霞仙中丞书》:“秉质之清浊厚薄亦命也。”
谢觉哉《第一次会见毛泽东同志》:“所恨秉质鲁钝,遇到这样的老师,却一点东西也没有学到。”
汉秉赋1.指先天的资质。 《红楼梦》第六四回:“宝玉素昔秉赋柔脆。” 宋庆龄《把培养革命后代的责任担当起来》:“我们承认孩子的秉赋有差异,但是孩子的好坏,主要是教育的结果。”2.承受;继承。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淑君在心性上,却又秉赋了父亲的纯朴和 ...
汉蕙质1.女子美好的仪态和秉性。 唐陈山甫《汉武帝重见李夫人赋》:“髣彿烟光,飘颻蕙质。” 明沉鲸《双珠记‧遗珠入宫》:“来求蕙质幽閒女,去做椒房左右人。”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身姓王,名朝云,字子霞,钱塘人也,蕙质多奇,兰媌堪画。”2.指淑女。 南 ...
汉皎质高洁的品质。 明陆采《明珠记‧拆书》:“松生孤冈巔,皎质凌霜雪。人生秉贞心,千载那消灭。”
汉圣质神圣的秉性。多用於圣人和帝王。 叁国魏曹丕《答许芝上代汉图讖令》:“若夫唐尧、舜、禹之蹟,皆以圣质茂德处之,故能上和灵祇,下寧万姓,流称今日。” 唐李翱《论事疏表》:“臣窃惜陛下圣质,当可兴之时,而尚谦让未為也。” ...
汉贞庸谓慎於进用,不汲汲於仕进。 清王夫之《章灵赋》:“聃当无以尚冲兮,非废用而穨滑;康违堪以木形兮,激契阔於履发。儷龙玄其贞庸兮,矧秉礼于鄹闕。”自注:“子曰:老子其犹龙乎!又人谓嵇康,龙章凤质。儷龙谓二子皆如龙者。二子以玄為尚,然且在老,则以為无用,非并用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