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心。
《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
《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封刘基诚意伯誥》:“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叁》:“虽谓秉心贞正,感动幽灵,亦未必不然也。”
汉秉彝持执常道。 《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毛传:“彝,常。” 朱熹集传:“秉,执。” 《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 唐独孤及《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謚议》:“协恭秉彝,动罔违德。” 清方苞《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天属之情,秉彝之性 ...
汉秉正持心公正。 《明史‧王家屏传》:“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大凡人能清约,即能秉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父下凡詔书二》:“各各总要真心秉正,同辅朝纲。” ...
汉秉笔执笔。 《国语‧晋语九》:“臣以秉笔事君。”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秉笔荷担,莫此之劳。” 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秉笔之臣,得以纪录焉。”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此外,皆 ...
汉秉节1.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 宋欧阳修《武恭王公神道碑》:“秉节治戎,出征入卫。” 明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秉节传旌承圣宠,心存一点丹衷。”2.保持节操,守节。 清姚鼐《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3.犹 ...
汉秉哲秉富有才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逮明帝秉哲,雅好文会。” 唐韩愈《顺宗实录叁》:“皇太子某体仁秉哲,恭敬温文。” 明何景明《内篇》之五:“非秉哲篤尚之士,安有弗移于此者也。” ...
成语一秉大公指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成语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成语秉公办事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成语铁石心肝犹言铁石心肠。形容人刚强的秉性。同“铁石心肠”。
成语铁打心肠谓心肠像铁铸成的。形容人刚强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