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美德。
《书‧君奭》:“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慎。”
《楚辞‧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汉书‧文帝纪》:“皆秉德以陪朕。”
《叁国志‧蜀志‧许靖传》:“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明陈子龙《讨山寇至平昌憩项中丞双溪园》诗:“孚鱼在秉德,革梟来好音。”
汉遗秉I指成把的遗穗。 《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毛传:“秉,把也。” 孔颖达疏:“彼处有遗餘之秉把,此处有滞漏之禾穗。” 唐王维《京兆张公德政碑》:“野无遗秉,路有委骨。” 清彭兆蓀《输租乐》:“遗秉滞穗皆入官,鳩形妇子吞声还。”II犹 ...
汉秉彝持执常道。 《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毛传:“彝,常。” 朱熹集传:“秉,执。” 《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 唐独孤及《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謚议》:“协恭秉彝,动罔违德。” 清方苞《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天属之情,秉彝之性 ...
汉誓券... I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 《金史‧海陵纪》:“甲子,誓太祖庙,召秉德、辩、乌带、忽土、阿里出虎、兴国六人赐誓券。” 《元史‧木华黎传》:“丁丑八月 ...... 、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誓券、黄金印曰:‘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参见“铁券”。
汉秉心持心。 《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 《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封刘基诚意伯誥》:“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叁》:“ ...
汉秉意1.执意,坚持自己的意向。 《后汉书‧郑太传》:“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 明李贄《杨修》:“盖临淄本以才捷爱幸,秉意投修,故修亦以植為知己。”2.引申為不屈从,陵驾。 《文选‧枚乘<七发>》:“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 李善注引《尔雅》:“ ...
成语自求多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专门有一首诗夸颂周文王秉承了上帝的意志,灭掉殷商。文王不只荣宗耀祖,使子孙百世做天子诸侯。他的子孙要以文王的德行作为榜样,以商纣作为借鉴,要经常自我反省,勤修贤德,发奋图强,自求多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