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执常道。
《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毛传:“彝,常。”
朱熹集传:“秉,执。”
《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
唐独孤及《故太保赠太师韩国苗公謚议》:“协恭秉彝,动罔违德。”
清方苞《為秦门高贞女纠举本引》:“天属之情,秉彝之性,惟遘閔凶、备危苦而后庶一见之。”
李大釗《民彝与政治》:“吾民宜固其秉彝之心田,冒万难以排去其摧凌。”
汉秉夷见“秉彝”。
汉宗彝1.宗庙祭祀所用酒器。 《书‧洪范》:“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 孔传:“赋宗庙彝器酒樽赐诸侯。” 孔颖达疏:“盛鬯者為彝,盛酒者為尊,皆祭宗庙之酒器也。” 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宗庙社稷之事虽小,不可以不专敬之至也,古之道也。今若以学生 ...
汉秉心持心。 《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 《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封刘基诚意伯誥》:“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叁》:“ ...
汉匪彝违背常规的行為。 《书‧汤誥》:“凡我造邦,无从匪彝,无即慆淫。” 孔传:“彝,常……无从非常。” 《旧唐书‧德宗纪下》:“期申报效,奉我典章,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元典章新集‧詔令》:“惟邦国之用刑,以清群慝,俾人臣之知戒,勿蹈匪彝 ...
汉彝宪1.常法。 《书‧冏命》:“永弼乃后于彝宪。” 孔传:“当长辅汝君於常法。” 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第二表》:“臣以為丽天秉经,君上之彝宪;仪地执纬,臣下之恒轨。” 唐李邕《兗州曲阜县孔子庙碑并序》:“闢邦家之正门,播今昔之彝宪。”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