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秉国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执掌国政。
《后汉书‧郑太传》:“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李忠定公》:“非李纲秉国,整立规画,何以成朝廷哉?”


近义词

1统治统治, 秉国, 执政, 当政, 当道, 当权, 在位, 拿权, 掌权, 掌印, 用事, 当家, 主政 辨析>>


相关词语

国成... 《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為政,卒劳百姓。” 毛传:“成 ...... 君臣不能持国平也。” 陈奐传疏:“秉国成,犹云... 妻陈氏封河东郡夫人》:“惟时哲辅进秉国成。” 清黄宗羲《董公墓志铭》:“ ...成,而至於是!”

国钧... 白居易《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寄叁相公》诗:“為问叁丞相,如何秉国钧?” 《旧唐书‧李德裕传》:“﹝李德裕﹞以父再 ...... 世危言‧传教》:“夫贬异端,即所以崇政体;泯嫌疑,即所以重邦交。秉国钧者,其熟思而审处之。”参见“国均”。

国势... ’”2.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 《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安帝未临朝,邓太后摄政,邓騭為车骑将军,弟弘、悝、閶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 宋黄庭坚《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 ...

国均... 1.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製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為权柄。 《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毛传:“均,平。” 陈奐传疏:“均,《汉书‧律历志》引《诗》作‘钧’。均、钧同。” 《北 ...

秉持1.执持。 前蜀杜光庭《张崇胤本命南斗北斗词》:“秉持未契於神明,履行或亏於恭恪。”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叁篇:“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2.持有,具有。 《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刘孝标注引《海内先贤传 ...


相关成语

成语史鱼秉直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秉:秉性;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秉性刚直不阿。

成语誓死不二春秋时期,晋国典狱官李离为人正直,秉公办案,执法量刑均以律法为准绳,对高官与百姓一视同仁,做到有法必依,有罪必罚。他发现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下属绑了自己去见晋文公。文公要放他,他则认为应该对律法誓死不二 ...

成语饮鸩止渴东汉时期州郡长官宋光为人正直,秉公办案,得罪了皇亲国戚,被诬陷入狱,他的外甥霍决定为舅舅伸冤,就在申辩信中写道:“宋光不会冒死去篡改诏书,那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大将军梁商看中霍的才识就亲自向皇帝汇报救了宋光 ...

成语不言而喻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君子天生的秉性,君子在得志时不妄为,在困穷失意时不自卑,他敬天知命,将仁义礼智铭记在心,并将它发扬光大,不但能将它们表现在脸上,照到背上,然后传到四肢,四肢就不言而喻可以找到其法门了 ...

成语竭尽全力东汉末年,新郑长杨沛资助曹操军粮受到曹操的任用,升为长社令。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受到曹操的赞许。将他提拔为京兆尹。他上任前向曹操保证要竭尽全力大力宣扬法治。地方的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纷纷收敛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