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秃秋”。水鸟名,头项无毛,状如鹤而大,色苍灰,好啖蛇,性贪恶。
《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毛传:“鶖,秃鶖也。”
郑玄笺:“鶖之性贪恶。”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斗,好啖蛇。”
唐杜甫《天边行》:“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鶖后鸿鵠。”
2.嘲人之无髮若秃鶖。
《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羊阐入临,无髮,号慟俯仰,幘遂脱地,帝輟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鶖啼来乎!”
汉鶖梁... 谓鶖立於鱼梁。语本《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有鹤在林。” 孔颖达疏:“有秃鶖之鸟在於鱼梁之上。” 唐杜牧《登九峰楼》诗:“牛歌渔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 ...
汉鶖鶬即秃鶖。
汉秃秋见“秃鶖”。
汉扶老... 真金罏,槐树悉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3.秃鶖的别名。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 ...... 头形的拐杖。 宋无名氏《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 《古今注》 ...... 為扶老,甚谬。”4.搀扶老人。参见“扶老携幼”。
汉鸿鹅... 传说中的鸟名。 晋王嘉《拾遗记‧蓬莱山》:“蓬莱山亦名防丘……有鸟名鸿鹅,色似鸿,形如秃鶖,腹内无肠,羽翮附骨而生,无皮肉也,雄雌相眄而生產。” 清王夫之《练鹊赋》:“防邱鸿鹅,影娥黄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