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只从私心出发去思考问题。
《吕氏春秋‧序意》:“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叁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
汉私听怀着私心听人说话。 《吕氏春秋‧序意》:“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汉私视谓单凭主观和一己之见看待事物。 《吕氏春秋‧序意》:“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汉洗心涤虑1.涤除私心杂念。 宋苏軾《策略二》:“盖自近岁始柄用二叁大臣,而天下皆洗心涤虑,以听朝廷之所為。” 明宋濂《修慎斋记》:“尔勿使有冤民,朝夕洗心涤虑,以承上官,不可循一髮私。”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李翘之》:“人能洗心涤虑,自去其污,何处非菩萨宝相、 ...
汉杂虑犹杂念。 《列子‧汤问》:“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閒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汉识虑1.识知与思虑。 《管子‧宙合》:“苟信是,以有不可先规之,必有不可识虑之。”2.见解与谋略。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至此始知公言简而得其要,由是服其识虑之精。” 《宋史‧吕公着传》:“其识虑深敏,量閎而学粹,遇事善决,苟便於国,不以私利害动其心。” ...
成语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成语先公后私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成语忧国忘私忧劳国事,不考虑个人私事。
成语洗心涤虑指涤除私心杂念,比喻彻底改悔。
成语自私自利指只考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