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私取。
《宋史‧高宗纪一》:“洪芻等坐围城日括金银自盗,及私纳宫人,芻及余大均、陈冲贷死,流沙门岛,餘五人罪有差。”
汉私法1.私家所定的法规。 《晋书‧祖纳传》:“纳尝问梅陶曰:‘君乡里立月旦评,何如?’陶曰:‘善褒恶贬,则佳法也。’纳曰:‘未益。’时王隐在坐,因曰:‘《尚书》称“叁载考绩,叁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贬!’陶曰:‘此官法也。月旦,私法也。’”2.指保护私人利益的 ...
汉褒纳赞赏收纳,嘉许采纳。 《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元初中,復上縑万匹,以助国费,邓太后下詔裒纳焉。” 《新唐书‧刘仁轨传》:“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諫曰:‘……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璽书褒纳。” 《明史‧赵彦传》 ...
汉走私1.指非法运输或携带金、银、外币、货物等进出国境的行為。 清王韜《拟设洋药总司议》:“且走私轮船,又復迅捷异常,乘夜偷渡,不服盘詰。” 艾芜《南行记‧我的旅伴》:“他们有着别个友人所没有的最大的缺点,赌钱、走私、吃鸦片。”2.指不依法纳税而在国内 ...
汉酬纳1.应酬接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2.接纳;采纳。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邵坐在雍州营私蓄聚,赃满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当死。左卫将军谢述上表,陈邵先朝旧勋,宜蒙优贷。帝手詔酬纳,免邵官,削爵 ...
汉賕纳贿赂。 《韩非子‧八经》:“尊私行以贰主威,行賕纳以疑法。” 陈奇猷集释引孙詒让曰:“纳,谓纳货财子女也。”
成语言不及私公元371年,大臣王坦之极力劝谏简文帝不要让位给大司马桓温。简文帝死后,桓温辅佐幼主登基,桓温去世后,由王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王坦之多次上书谏幼主要“尊尊亲亲,信纳大臣。”他自己言不及私,只是忧国忧民 ...
成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
成语桃李满天下唐朝时期,武则天夺权执政,她为了巩固政权,对外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宰相狄仁杰,为人正直,心地无私,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他推荐几十名人才都受重用,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成语桃李遍天下唐朝时期,武则天夺权执政,她为了巩固政权,对外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宰相狄仁杰,为人正直,心地无私,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他推荐几十名人才都受重用,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