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家眷。
《剪灯餘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张曰:‘先生如有私眷,当以实告,勿隐也。’”
汉眷私垂爱,眷顾。 唐韩愈《答魏博田僕射书》:“愈虽未获拜识,尝承僕射眷私,猥辱荐闻,待之上介。” 宋曾巩《回人贺授史馆修撰状》:“敢意眷私之厚,特迂庆问之勤。” 宋陆游《答胡吉州啟》:“顾惟衰悴,曷称眷私。” 王闓运《余世松誄》序:“至於密室尽言,临床亲诀 ...
汉眷姻夫妻。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叁摺:“家业家私待你六亲,肥马轻裘待你一身,倒贴了奩房和你為眷姻。”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摺:“倒招了个女娇娃结眷姻,和你这老禪师為交契。” ...
汉眷接爱重款待;接待。 《晋书‧文苑传‧顾愷之》:“愷之好谐謔,人多爱狎之。后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 宋欧阳修《与程文简公天球书》:“大暑中特烦眷接,累日连夕,不见倦色。私怀感着,非一二所可陈。” ...
汉迟迟1.徐行貌。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毛传:“迟迟,舒行貌。” 《楚辞‧刘向<九嘆‧惜贤>》:“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王逸注:“迟迟,行貌。” 洪兴祖补注:“迟迟,来迟也。” 唐来鵠《古剑池》诗:“秋水莲花叁四枝,我来慷慨步迟 ...
汉两尽1.两者都完结。 《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於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吴师道补正:“谓两强俱毙,若齿之相摩,以就尽也。”2.引申為双方有矛盾。 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