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的记事簿。
《明史‧丘蕣传》:“御史巡方,未离国门,而密属之姓名,已盈私牘。”
汉公牘1.公文。 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误助》:“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刘韶美名仪凤,守蜀郡,尝有公牘至省部,单书一仪字。”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公牘序》:“公牘之体:曰奏疏,下告上之辞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则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 ...
汉私着私人的着作。 姚华《论文后编‧源流》:“无韵之作,随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着,两别而已。公牘变於《尚书》,私着畅於诸子。”
汉识面臺官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中復性谨约,详於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 孙文懿公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臺官耶?’当时服其公。”后以“识面臺官”為徇私荐人之 ...
汉议罚谓议定其罪给以处罚。 《汉书‧韩延寿传》:“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 宋朱熹《学校贡举私议》:“其行义有亏,学术无取,举者亦当议罚。” 樊增祥《樊山判牘续编‧批李昭春呈词》:“寻向陈智远议罚大戏一臺。夫使偷树果真,亦应稟官惩 ...
汉狼狈1.二兽名。狈是传说中一种似狼的野兽。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如‘自朱耶之狼狈,致赤子之流离’,不唯赤对朱,耶对子,兼狼狈、流离,乃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