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私忌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1.个人的仇怨。
《左传‧昭公叁年》:“叔弓如滕,葬滕成公。
子服椒為介。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
惠伯曰:‘公事有公利,无私忌。’椒请先入。乃先受馆,敬子从之。”
杜预注:“忌,怨也。”
孔颖达疏:“懿伯是惠伯之叔父,為人所杀,及滕郊遇懿伯之忌,逢其讎也。
敬叔不入,以礼惠伯,欲使惠伯报叔父之讎,杀彼人也。”
2.私家的忌日。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死日。
《北史‧毕义云传》:“﹝又驾幸晋阳﹞四品以下五品以上,令预前一日赴南都署表,叁品以上,临日署讫。
义云乖例,署表之日索表就家先署,临日遂称私忌不来。”
《新唐书‧卢迈传》:“将作监元亙摄祠,以私忌不听誓,御史劾之。”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卢迈得风疾,庚子,贾耽私忌,宰相绝班,上遣中使召主书承旨。”
宋洪迈《夷坚丁志‧西津亭词》:“今日太守私忌,郡官皆不会集。”


相关词语

私忌日旧时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的死日。 宋丁谓《丁晋公谈录》:“父母将此令候翁家私忌日着此衣出慰之。”

国忌... 忌日。 《唐律‧杂律上‧国忌作乐》:“诸国忌废务日作乐者,杖一百。” 宋洪迈《容斋随笔‧国忌休务》:“盖唐世国忌休务,正与私忌义等。” 《清史稿‧礼志一》:“大祀斋期遇国忌,悉改常服。”

私党私人党徒。 《韩非子‧八奸》:“父兄大臣上请爵禄於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以树私党。” 《汉书‧薛宣传》:“谷永上疏曰:‘宣无私党游说之助。’”宋曾巩《再乞登对状》:“臣流离漂泊,藐在外服,有深忌积毁之莫测,无游谈私党之可因。” 《明史‧宦官传‧王 ...

畏忌1.畏惧顾忌。 《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高亨注:“畏忌,畏惧顾忌。” 《汉书‧杜周传》:“﹝翟方进﹞排挤英俊,託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宋苏辙《唐论》:“天子之大臣有所畏忌而内患不作。” 沙汀《淘金记》二五:“吴监的声名、魔力,以及 ...

谗忌谗害忌恨。 唐无名氏《灌畦暇语》:“夫人主内贮私意则聪明不开,聪明不开则横生忌讳,横生忌讳则直言不闻而朝廷有非辜矣。谗忌之尝来,又乘之以危中国士,噫,曾谓孝宣其不及齐桓公者远矣。” 清昭槤《啸亭杂录‧宋总兵》:“﹝公﹞偶有议论,慷慨迅厉,傍若无人,以致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