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人的恩惠。
《商君书‧错法》:“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尽力以规其功,功立而富贵随之,无私德也。”
宋王安石《周沆右諫议大夫制》:“朕率是道,进退百官,故于邇臣,无有私德。”
2.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清陈天华《绝命书》:“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
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中国文人的私德,实在是好的多,所以公德也是好的多,一动也不敢动。”
许地山《银翎底使命》:“黄先生说:‘我们先看看里头写的是什麼,不必讲私德了。’”
汉勤德谓勤於修德。 《孔丛子‧对魏王》:“上下勤德而无私,德无不化,俗无不移。”
汉较然... 知几《史通‧覈才》:“文之与史,较然异辙。”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吾於是知优於私德者亦必优於公德,薄於者亦必薄於公德,而无道德者之不能革命,较然明矣。”
汉讌私1.指公餘游宴。 《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以赐有恩信,故亲厚之,数蒙讌私,时幸其第,恩赐特异。” 《文选‧卢諶<赠刘琨书>》:“与运筹之谋,厕讌私之欢。” 李周翰注:“得偶私宴之乐。” 唐权德舆《祭故吕给事文》:“每冀休沐,相从讌私。”2.亲昵;昵爱。 南 ...
汉阿私偏私,不公道。 《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晏子对曰:‘正士处势临眾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汉王符《潜夫论‧德化》:“明好恶而显法禁,平赏罚而无阿私。”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四:“若燕閒之际,一人之言,尤加审察,故言无偏听,政无阿私。” 清汪懋 ...
汉挟私心怀私念。 《韩非子‧说疑》:“使诸侯淫说其主,微挟私而公议。” 《南史‧韦粲传》:“裴公朝之旧齿,岂应復挟私以阻大计。” 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叁‧指摘科场》:“二太史俱无恙,而胡反受挟私抵饰之议矣。” 《清史稿‧德宗纪一》:“詔诫建言诸臣挟 ...
成语铁面无私王熙凤酒后无德大骂平儿,事后觉得自己的行为过火,就向平儿道歉。李纨、探春等来拜访她们,她们与王熙凤说已经成立一个海棠诗社,要求增拨开销,并拉王熙凤入社,做一个铁面无私的“监社御史”。王熙凤看出了她们的目的,也只好做顺水人情了 ...
成语君子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成语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成语以私害公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成语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