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私自分配。
李準《马小翠的故事》:“当天乡里派人把小翠爹、队长岳保恩等七八个人都弄来了,结果一问,是几个富裕中农和他们集体贪污了九千多斤粮食。这个大私分案揭发后,全乡群眾开了个大辩论会。”
《人民日报》1982.3.17:“﹝县电业局一位原副局长﹞决定私分福利基金……在群眾中造成很坏影响。”
II
谓自己应有的分限。
唐宋之问《秋莲赋》:“荣落有期,私分毕矣。”
1分开分开, 划分, 瓜分, 分割, 分, 劈, 分叉, 细分, 压分, 私分, 撩拨, 剪切, 撤并, 区划, 劈叉 辨析>>
汉贩私... 》1982.2.23:“其实,贩私是贩卖走私物品的简称。” 《当代奇案选‧老闆落网记》:“1981年10月3日,据可靠情报,从外地来了一伙贩私分子到南通购买黄金。”
汉私斗私人之间的争斗。 《韩非子‧显学》:“夫斩首之劳不赏,而家斗之勇尊显,而索民之疾战距敌而无私斗,不可得也。” 《史记‧商君列传》:“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 晋葛洪《抱朴子‧詰鲍》:“上无治枉之官,下有重类之党,则私斗过於公战,木石锐於干戈。” 郭沫 ...
汉私田1.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為“私田”。 《穀梁传‧宣公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 《汉书‧食货志上》:“六尺為步,步百為亩,亩百為夫,夫叁為屋,屋叁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 ...
汉私恩私人的恩惠。 《韩非子‧饰邪》:“必明於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制詔御史:诸侯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 《汉书‧匡衡传》:“不以私恩害公义。”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軼闻‧<庸闲斋笔记 ...
汉私人1.古时称公卿、大夫或王室的家臣。 《诗‧大雅‧崧高》:“王命传御,迁其私人。” 毛传:“私人,家臣也。” 《管子‧明法解》:“十至于私人之门,不一至於庭。”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公曰:‘某待罪禁林,实天子私人,非公僚佐。’”2.亲戚朋友或以私交 ...
成语公私分明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语角户分门指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
成语韩寿分香指男女私通
成语万贯家私指十分富有
成语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可分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