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犯法。
《新唐书‧选举志下》:“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黜,大正刑典。”
汉覆冒1.蒙盖;掩蔽。 《汉书‧谷永传》:“黄浊四塞,覆冒京师,申以大水,着以震蚀。” 《晋书‧天文志上》:“天确乎在上,有常安之形;地魄焉在下,有居静之体。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员则俱员。” 宋曾巩《瀛州兴造记》:“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2.诬陷。 ...
汉昧冒1.贪图。 汉王符《潜夫论‧断讼》:“昧冒前利,不顾廉耻。” 汪继培笺:“昧冒,犹冒没也。”2.犹冒昧;冒犯。 《晋书‧卞壼传》:“於公无效如彼,私情艰苦如此,实无情顏,昧冒荣进。” 唐柳宗元《為文武百官请復尊号表》之五:“谨昧冒万死,伏请復上尊号如前。” ...
汉靦冒1.犹言羞惭冒昧。 北齐顏之推《顏氏家训‧终制》:“故靦冒人间,不敢坠失。” 宋王禹偁《谢落起復表》:“涓埃无效,空增靦冒之顏。”2.靦顏蒙受。 《周书‧文帝纪上》:“靦冒恩私,遂阶荣宠。” ...
汉私语1.私下谈话;低声说话。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晏子数諫景公,景公弗听。已而使於晋,与叔向私语曰:‘齐国之政,其卒归於田氏矣。’”唐白居易《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语。” 清李渔《风箏误‧冒美》:“良媒不怕姻缘少,私语还防耳目多。” ...
汉冒销虚报开支。 清昭槤《啸亭杂录‧军营之奢》:“军中糜费甚眾,其帑餉半為粮员侵蚀,任其滥行冒销。” 樊树志《论清世宗》:“年羹尧还损公肥私,采用冒销军需、开例损纳、侵用税款……等手段,中饱私囊。” ...
成语望门投止东汉时期,山阳督邮张俭上书告发汉桓帝身边得宠太监侯览。侯览则诬告张俭结党营私,企图叛乱。朝廷下令缉拿张俭。张俭连夜逃走,一路上,望门投止,人们都知道张俭是正人君子,纷纷冒生命危险去保护他逃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