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美的麦苗。
南朝陈阴鏗《闲居对雨》诗之二:“嘉禾方合颖,秀麦已分歧。”
宋林景熙《葛岭》诗:“春风吹秀麦,误国竟何言。”
汉麦秀两歧亦作“麦秀两岐”。1.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着。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东观汉记》:“张湛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 张君為政,乐不可欺。” 《宋史‧五行志二下》:“乾 ...
汉黍油麦秀《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蘄蘄兮……曰:此父母之国。乃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后因以“黍油麦秀”為亡国之痛的感嘆。 清程秉釗《琼州杂 ...
汉黍离麦秀相传西周亡后,“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见旧时宗庙宫室,尽為禾黍之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而作《黍离》之诗。又箕子朝周,过故殷墟,见宫室毁坏,尽生禾黍,哀伤不已,而作《麦秀》之歌。事见《诗‧王风‧黍离》、《史记‧宋微子世家》。后遂用作典故,以“黍离麦秀”為 ...
汉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一望田畴半皆荒芜,间有麦秀青青者。” 晋陆机《辩亡论》下:“《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愍周之感矣。”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一:“《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
汉麦秀寒谓麦秀时节天气犹冷。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二:“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时日》引《梧潯杂佩》:“南方四月,雨后尚有餘寒,土人谓之‘麦秀寒’。” ...
成语黍油麦秀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长途跋涉来到西周都城,看到过去的宗庙宫室都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作《黍离》诗。后来微子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作《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我好仇。” ...
成语麦秀两岐岐,同“歧”。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同“麦秀两歧”。
成语黍离麦秀相传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长途跋涉来到西周都城,看到过去的宗庙宫室都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就作《黍离》诗一首。后来微子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非常哀伤,就作一首《麦秀》歌 ...
成语两歧麦秀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成语麦秀两歧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