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异杰出之士。
清吴定《答鲍生桂星书》:“冀得一二秀髦后进,与之相劝相成。”
汉髦秀才俊之士。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举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蓬莱。” 《叁国志‧吴志‧张温传》:“招髦秀於四方,置俊乂於宫朝。”
汉英髦亦作“英旄”。俊秀杰出的人。 汉枚乘《柳赋》:“俊乂英旄,列襟联袍。” 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 宋欧阳修《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於此有感》诗之叁:“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 清唐孙华《送 ...
汉髦英英俊之士。 《新唐书‧裴度传》:“度以时多故,宜延天下髦英咨筹策,乃建请还第与士大夫相见,詔可。” 宋梅尧臣《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诗:“淮山邃秀付草树,不產髦英產佳卉。” ...
汉秀达俊秀通达。 晋庾阐《孙登赞》:“嵇子秀达,英风朗烈。” 南朝宋刘孝标《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於当年,韞奇才而莫用。”
汉爽俊1.豪爽秀俊。 《叁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高贵乡公讳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公神明爽俊,德音宣朗。” 《世说新语‧品藻》“裴瓚方王敦”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瓚字国宝,楷之子,才气爽俊。” 《北史‧牛弘传》:“吏部侍郎高孝基,鉴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