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秀而不实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1.《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邢昺疏:“此章亦以顏回早卒,孔子痛惜之,為之作譬也。言万物育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后以喻资质聪颖而不幸早死,或才能出眾而功业不就。
《梁书‧徐勉传》:“夫植树阶庭,钦柯叶之茂;為山累仞,惜覆簣之功。故秀而不实,尼父為之叹息。”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摺:“非浪语,便道是秀才每秀而不实有矣夫,想皇天既与他十分才,也注还他一分禄,包的个上青云平步取。”
康有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今各国政日改良,夭民岁少矣,岂可令普天眾生苗而不秀,秀而不实,遭罹此极歟!”
2.犹言华而不实。谓虚有其表。
宋吴可《藏海诗话》:“要当以意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装点者外腴而中枯故也,或曰秀而不实。”

成语解释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用法

同“华而不实”

示例

便道是秀才每~有矣夫,想皇天既与他十分才,也注还他一分绿。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

拼音

xiù ér bù shí

语法

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

1秀而不实华而不实, 秀而不实, 徒有虚名, 有名无实, 虚有其表 辨析>>


相关词语

苗而不秀... 1.只长了苗而没有开花结实。比喻人资质虽好,但尚未有所成就即不幸夭折。 《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万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 邢昺疏:“此章亦以顏回早卒,孔子痛惜之,為之作譬也。” ...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杜预注:“言过其行,如花开而不结实。” 宋陈师道《谢徐州教授啟》:“窃怀匹夫不夺之心,庶几君子难进之节,是古之学勤而无功,自好之文华而不实。” 《醒世恒言‧苏 ...

秀实《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后因以“秀实”谓人成年。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风鉴 ...

迍否... 。迍,通“屯”。屯谓艰难,否谓隔塞。后以“迍否”指困顿不利。 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岂期数有迍否,天无皂白。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盖有是夫!” 《旧唐书‧陆贄传》:“今时遭迍否,事属倾危,尤宜惧思,以自贬抑。” ...

飘扬... 1.随风摆动或飞扬。 《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 宋司马光《又和<二月五日夜风雪>》:“春风正豪怒,夜雪復飘扬。” 巴金《家》十七:“空气忽然在微微颤动,笛声从湖滨飘扬起 ...


相关成语

成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成语庐山真面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成语庐山真面目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成语庐山面目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