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滋润;秀丽泽润。
唐薛逢《与崔秀才书》:“远想淮山秀润,水木幽奇,扇枕之餘,謳吟自适。”
宋张耒《鲁直惠洮河绿石作冰壶研次韵》:“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
金麻革《游龙山记》:“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
明徐渭《书沉徵君周画》:“作细描,秀润绝类赵文敏、杜惧男。”
《花月痕》第十六回:“秋痕楷书原来如此秀润。”
汉浸润1.沾濡,滋润。亦谓恩泽普施。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怀生之物,有不浸润於泽者,贤君耻之。” 晋潘岳《笙赋》:“若乃绵蔓纷敷之丽,浸润灵液之滋……固眾作者之所详,余可得而略之也。” 《隋书‧高祖纪下》:“江、河、淮、海,浸润区域,并生养万物,利益兆人 ...
汉淹润1.温和,客气;和气,和顺。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摺:“这哥哥恁地狠,没些儿淹润。” 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二摺:“若是俺哥哥一一从头问,看我数说你一会无淹润。” 明沉璟《义侠记‧萌奸》:“你忒殷勤,不在他簷下低头,打得好,打你个不淹润。”2.嫵媚,丰润。 ...
汉积润积久湿润。 《文苑英华》卷五六一引唐常袞《中书门下贺雪表》:“重阴益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 唐温庭筠《和友人溪居别业》:“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 唐唐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诗:“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 ...
汉苍润1.青翠滋润。 明方孝孺《中山草堂记》:“臺城中有小山特立,圆秀苍润,远望之如人之弁冠。”2.形容绘画苍劲滋润。 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此盖借意成之,而墨法在有无之间,居然苍润。” 《诗刊》1978年第5期:“我国有一派水墨写意画,精於选材,深於立 ...
汉秀色可餐形容秀美异常。 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明孙柚《琴心记‧賚金买赋》:“小姐,你不惟秀色可餐,这文词益妙,真箇女相如也。” 清钮琇《觚賸‧石言》:“此中石,时有蔚蓝者,秀色可餐。”亦省作“秀可餐”。 宋陆游《山行》诗:“山 ...
成语丰肌秀骨丰润的肌肤,柔嫩的骨骼。形容女子或花朵娇嫩艳丽而有丰韵。同“丰肌弱骨”。
成语仙露明珠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