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秀桀”。
1.优异杰出。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渭水二》:“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為秀杰。”
宋苏軾《战国任侠》:“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
清方苞《学案序》:“自阳明王氏出,天下聪明秀杰之士无虑皆弃程朱之说而从之。”
王闓运《郭新楷传》:“有黄生、曾生,皆能文秀杰,自以為不及,敛手让之。”
严復《译<社会通詮>自序》:“独至於今,籀其政法,审其风俗,与其秀桀之民所言思议思惟者,则犹然宗法之民而已矣。”
2.指优异杰出之士。
宋陆游《谢梁右相啟》:“南游七泽,西上叁巴,繆见推於文辞,因颇交其秀杰。”
汉秀桀见“秀杰”。
汉邦桀... ‧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郑玄笺:“桀,英桀,言贤也。” 孔颖达疏:“杰者,俊秀之名人。”后因以“邦杰”指国中俊秀杰出的人才。 汉焦赣《易林‧谦之师》:“邦桀载役,道至东莱。百僚具举,君王嘉喜。” 唐宋之问《范阳王輓词》之一:“贤相称邦杰, ...
汉俊秀1.才智杰出的人。 《后汉书‧党錮传序》:“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 《叁国志‧吴志‧吴主传》:“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為宾客。” 宋朱熹《<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 ...
汉杰秀1.高峻秀美。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溱水》:“两岸杰秀,壁立亏天。”2.才智过人。 唐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马书》:“管公明之杰秀,名仅终於郡属。”
汉英杰亦作“英桀”。1.才智杰出;英俊。 《战国策‧齐策叁》:“小国英桀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隋书‧李密传》:“明公以英桀之才,而统驍雄之旅。”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摺:“这孩儿仪容儿清秀,模样儿英杰。”2.才智杰出的人;英豪。 ...
成语吾门标秀吾门:我家;标秀:出类拔萃。我家杰出的儿子。
成语钟灵毓秀指人杰地灵
成语东南之秀指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成语俊杰廉悍俊秀出众,廉洁不贪,精明强悍。
成语秀出班行指在同辈中最为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