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板

秀旷点击在线发音

解释

秀拔旷达。
清郭嵩燾《<古微堂诗集>序》:“其于古诗人冲夷秀旷,宏逸入神,诚有不足,然岂先生之所屑意哉!”


相关词语

旷放犹言旷达不羈。语出《晋书‧向秀传》:“﹝秀﹞作《思旧赋》云:‘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范鲁公戒子孙诗,其略曰:‘……戒尔勿旷放,旷放非端士。’”清百一居士《 ...

超旷高远旷达。 南朝宋顏延之《陶徵士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 唐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愧非超旷姿,循此跼促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叁仙》:“遇叁秀才,谈论超旷,遂与沽酒款洽。” ...

旷逸1.谓心胸开阔,性情超脱。 《宋史‧隐逸传上‧李瀆》:“﹝瀆﹞旷逸自居,恬智交养。” 清沉秉鈺《<香畹楼忆语>跋》:“﹝王仲瞿﹞旷逸不羈,有宇宙蘧庐之意。” 李大釗《青春》:“非基督教徒,则於现世旷逸自遣,来世之苦,非所辞也。”2.指文学艺术风格的旷放、超逸。 明 ...

竦秀1.挺拔秀丽。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孤岸竦秀,长洲芊绵,既瞻既眺,旷矣悠然。”2.庄重文雅。 《北史‧王肃传》:“诵宣读詔书,言制抑扬,风神竦秀;百僚倾属,莫不叹美。” ...

简秀端庄清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姜夔题<保母帖>》:“文势简秀,亦类其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