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
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含辰象之秀德,体河岳之上灵。”
汉高秀1.卓越。 晋王献之《保母砖志》:“在母家志行高秀,归王氏柔顺恭懃。”2.高雅清秀。 宋陆游《天彭牡丹谱‧花释名》:“其花闲谈高秀。” 金元好问《宝严纪行》:“大似尘外人,眉宇见高秀。”3.高峻秀丽。 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七年高秀,拂层汉 ...
汉秀士德行才艺出眾的人。 《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 郑玄注:“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 《吕氏春秋‧怀宠》:“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贤良而尊显之。” 高诱注:“秀士,俊士。” 叁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一:“叁楚多秀士,朝云进荒 ...
汉闺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后以“闺秀”称大户人家的有才德的女儿,多指未婚者。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别驾》:“此必主人闺秀所居。” 鲁迅《偽自由书‧航空救国叁愿》:“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 ...
汉麦秀两歧亦作“麦秀两岐”。1.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着。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东观汉记》:“张湛為渔阳太守,开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 张君為政,乐不可欺。” 《宋史‧五行志二下》:“乾 ...
汉英秀1.优美;高尚。 《叁国志‧吴志‧张温传》:“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2.才能卓越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孟坚又云:‘刘向、扬 ...
成语一时之秀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唐瑾很有学问,被爱才的杨坚发觉,出仕为官,立下大功。他为官时十分清廉,乐善好施,赢得朝廷上下的一致称赞,德高望重的燕公于谨向文帝请示与唐瑾结为兄弟,文帝封唐瑾为吏部尚书,与在朝五位尚书都是一时之秀 ...
成语名门闺秀名门:有名望的门第;闺秀:旧指有才德的女子。出身于豪族门第的女子。
成语大家闺秀旧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
成语一夔已足古代部落首领舜继承尧的位子后,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从部落中挑选优秀人才来协助他管理天下。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他想请一个精通音律的人来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终于找到一个叫夔的人来推广音乐,并感慨说有夔一个就足够了 ...
成语品学兼优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