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ǔ ㄩˇ
〔囹~〕见“
囹”。
郑码:JDXJ,U:5704,GBK:E0F4
笔画数:10,部首:囗,笔顺编号:2512512511
汉幽圄... 武帝纪》:“廷尉远邇疑讞,平决攸归,而一蹈幽圄,动逾时岁。”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 ...。” 刘良注:“幽圄,谓狱也。” 明陶宗仪《輟耕录‧幽 ...》:“因传左右,引之观幽圄。”
汉囹圄... 监狱。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孔颖达疏:“囹,牢也; ...... 皆罪人所舍也。” 《汉书‧礼乐志》:“祸乱不作,囹圄空虚。” 邹韜奋《揭穿妨害民主的几种论调》:“拘 ...,呼吁无门。”
汉敦圄... 仙人名。 《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圄,驰於方外,休乎宇内。” 高诱注:“敦,似虎而小;一曰仙人名也。”
汉圄囹同“囹圄”。《北齐书‧循吏传‧房豹》:“豹阶庭简静,圄囹空虚。”
汉圄犴牢狱。 《后汉书‧皇后纪序》:“身犯雾露於云臺之上,家婴縲絏於圄犴之下。” 《梁书‧武帝纪中》:“今遐邇知禁,圄犴稍虚,率斯以往,庶几刑措。”
成语陷身囹圄陷身:被拘禁,失去行动自由;囹圄:监狱。指被关进监牢。
成语囹圄充积囹圄:监狱。形容罪犯很多。
成语囹圄生草囹圄:监狱。监狱里长出野草。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
成语囹圄空虚囹圄:监狱。监狱里没有在押的犯人。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
成语草满囹圄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