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 ㄙㄨㄛˇ
见“唢”。
郑码:JKLO,U:55E9,GBK:86EE
笔画数:13,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432511134
汉嗩吶... 波斯语的译音。或译為“苏尔奈”、“嗩拿”、“唆吶”、“锁吶”。簧管乐器。 金元时由 ...... 叁幕:“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非常热闹的吹吹打打的锣鼓嗩吶声,掩住了风声。” 沉从文《萧萧》:“乡下人吹 ...... 吶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汉煞拍打击乐器中的拍板。 清张岱《陶庵梦忆‧世美堂灯》:“花盖亩餘,不用煞拍鼓鐃,清吹嗩吶应之。望花缓急為嗩吶缓急,望花高下為嗩吶高下。”
汉雁落沙滩嗩吶曲。起源於陕西民间。以双... 对於萧队长,对於所有的在场的悲痛的人,都好像好一些似的。”原注:“雁落沙滩:悲调。”
汉六场通透... 亦称“六场通头”。戏曲术语。谓於文(唱)、武(打)、吹(笛、嗩吶)、拉(胡琴)、弹(月琴、叁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 ...吶、海笛都拿得起来,可称六场通头。”
汉金口角乐器名。即嗩吶。形似喇叭。因其两端以铜為口,故名。 《北堂书钞》卷一二一引晋陶侃表:“伏维武库倾荡,宿卫有闕,輒简选其差可奉献金口角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