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 ㄉㄨㄥˋ
(動)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使开始发生:发~。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非静止的:~画。
可变的:~产。
行为:举~。~作。
常常:~辄得咎。
郑码:BDZY,U:52A8,GBK:B6AF
笔画数:6,部首:力,笔顺编号:115453
汉运动1.运行移动。 汉董仲舒《雨雹对》:“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宋曾巩《谢熙寧八年歷日表》:“窃以治历於中,所以察天时之运动;班正於外,所以一王度之推行。” 《封神演义》第四六回:“运动乾坤颠倒理,转移日月互為明。”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六讲:“那机器 ...
汉鼓动1.鼓之使动;吹动。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鼓动陶铸而不為功,庶类混成而非其力。” 唐韩偓《寄禪师》诗:“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禪室静无风。”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故诚之感人,如四时之气,鼓动万物,远近无不被也。” 郭沫若《虎符》第一幕:“在 ...
汉起动1.起居。泛指饮食寝兴等一切日常生活状况;亦专指起立坐卧。 汉焦赣《易林‧乾之节》:“龙角搏顙,位至公卿,世禄久长,起动安寧。” 唐陈子昂《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叁表》:“臣自到桂州,病转增剧,更加瘴虐,卧在床枕,两目渐不见物,起动皆须扶引。” 《红楼梦》第 ...
汉震动1.震惊,惊动。 《书‧盘庚下》:“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下震动,诸侯惊骇。” 宋司马光《论西夏札子》:“奋扬天威,震动沙漠。” 浩然《艷阳天》第叁章:“萧长春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真有点被震动了。”2.受到外力影响而 ...
汉骚动1.动荡,不安寧。 《孙子‧用间》:“凡兴兵十万,出兵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之二:“夫远徵 ...
成语震天动地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成语动而若静动:行动;若:象。行动却象静止一样。指军队或某种事情虽已行动,由于隐蔽等原因,使人感到象没有行动一样。
成语劳师动众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
成语静中思动静:平静,静止;动:变动。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成语动天地,感鬼神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