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ēn ㄔㄣˉ
怒,生气:~怒。~喝([
对人不满,怪罪:~着。~怪。~责。
郑码:JELO,U:55D4,GBK:E0C1
笔画数:13,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225111134
1责怪责怪, 怪罪, 见怪, 嗔怪, 嗔, 怪 辨析>>
2动火动火, 动肝火, 恼火, 冒火, 光火, 发火, 上火, 挂火, 动怒, 发怒, 生气, 动气, 火, 炸, 撺, 嗔, 发毛, 发狠, 红脸, 眼红, 红眼, 变色, 作色, 发作, 发脾气, 闹脾气, 使性子, 耍态度, 怒形于色, 疾言厉色, 直眉瞪眼, 横眉竖眼, 七窍生烟, 脸红脖子粗, 拂袖而去, 黑下脸, 不悦, 一气之下 辨析>>
汉贪嗔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 ...... ” 明汪廷訥《狮吼记‧谈禪》:“欲登彼岸,尽打灭贪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 ...,轻开杀戒。”
汉生嗔... 不伏老》第一摺:“休论我性不容人,拳打了谗臣,恁般生嗔。” 《西游记》第五二回:“这壁厢哪吒太子生 ...... 《红楼梦》第八九回:“宝玉欲将实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症。” 郭沫若《落叶‧第叁二信》:“我是时 ...。”
汉嗔嗔... I眾盛貌。 《说文‧口部》:“嗔,盛气也。 《诗》曰:振旅 ...嗔。”今本《诗‧小雅‧采芑》“ ...嗔”作“闐闐”。II发怒貌。 《 ...嗔,二人对与争吵。”
汉嗔拳... 拳。 宋王洋《遣兴》诗:“贫病欺人须服弱,嗔拳笑面却应休。” 金元好问《王主簿革<寄 ...... 士架势。 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嗔拳》:“江淮之俗,每作诸戏,必先设 ...... 方為此戏者,必戴面如胡人状,作勇士之势,谓之嗔拳,则知其為荆楚故旧矣。” ...
汉遭嗔受到嗔怪。 《敦煌变文集‧维摩詰经讲经文》:“小乘昔日总遭嗔,若待分疏各说因。”
成语娇嗔满面嗔:嗔怪。形容年轻女子嗔怪时脸上流露着撒娇的神色。
成语嗔目切齿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成语回嗔作喜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成语宜喜宜嗔指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同“宜嗔宜喜”。
成语嗔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