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ǐ ㄗˇ
古同“訾”,诋毁。
弱;劣:~窳偷生。
郑码:IIRJ,U:5470,GBK:85E8
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12135251
cī ㄘˉ
古同“疵”,毛病。(三)同“此”。
郑码:IIRJ,U:5470,GBK:85E8
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12135251
汉呰呰詆毁。呰,通“訾”。 明方以智《通雅‧释詁》:“呰呰,訿訿,则詆毁也。”
汉呰窳... 弱。 《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埶饶食,无飢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 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音紫。... 堕嬾之谓也。” 清唐孙华《吴歈為陈沧洲太守作》诗:“吾吴实呰窳,谬称财赋区。”
汉呰牙咧嘴... 苦之状。 《中国现在记》第八回:“衙役见本官发怒,不由分说,把他拖翻了,拉了裤子,按在地下,一五一十的打了四十。 桑良蜻直打的呰牙咧嘴的。”
汉堕懒... 亦作“堕嬾”。懒惰。 《史记‧货殖列传》“地埶饶食,无飢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徐广曰:“...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叁摺:“你道我身堕懒拋离了祖业,也不似你性痴迷早忘了巢穴。”
汉訾厉... 郭沫若等集校:“洪颐煖云:‘訾’通‘疵’,《列子‧黄帝篇》‘物无疵厉’,《庄子‧逍遥游篇》‘使物不疵厉’,《尔雅‧释詁》‘呰,病也’,古字皆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