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 ㄨㄟˋ
(衛)保护,防护:保~。捍~。~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冕。
防护人员:警~。后~。
古代称驴:“策双~来迎”。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在山东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姓。
郑码:YAVV,U:536B,GBK:CEC0
笔画数:3,部首:卩,笔顺编号:521
1保卫保卫, 捍卫, 护卫, 卫护, 侍卫, 捍, 保, 卫 辨析>>
汉亲卫官名。皇帝的侍卫。 隋始置,与勛卫、翊卫并称叁卫。 唐宋因之,并置亲卫之府。 明以后不设。 《北史‧裴仁基传》:“仁基少驍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 《通典‧职官十》:“隋初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又各统亲 ...
汉离卫设置卫兵。 《左传‧昭公元年》:“叁月甲辰,盟。 楚公子围设服离卫。” 杜预注:“设君服,二人执戈陈於前以自卫。离,陈也。”一说一对卫兵。 杨伯峻注:“离卫,卫即今之卫兵,卫兵成双对立者,谓之儷卫,亦作离卫。”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设服离卫。” ...
汉护卫1.汉班固《奕旨》:“或虚设豫置,以自护卫,盖象庖羲罔罟之制。” 《叁国演义》第七二回:“操卧於毡车之中,左右虎賁军护卫而行。” 吴组緗《山洪》五:“富黄瓜站在门阶上,横着身子,叉开两手,护卫着那横跨门槛的放有两叁架老豆腐和豆腐乾子的薄板桌子。”2.保 ...
汉诸卫1.古代官名。宫廷仪卫队长。 《周书‧宣帝纪》:“皇帝衍称正阳宫,置纳言、御正、诸卫等官,皆准天臺。” 宋高承《事物纪原‧环卫中贵‧诸卫》:“秦有卫尉,掌门卫,则卫亦先秦之旧制尔。 晋武重兵官,选清重之士置中军以统诸宿卫,此诸卫之始也。”2.仪卫队。 ...
汉锦衣卫即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十五年始设。原為管理护卫皇宫的禁卫军和掌管皇帝出入仪仗的官署,后逐渐演变為皇帝心腹,特令兼管刑狱,给予巡察缉捕权力。中叶后与东西厂并列,成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明史‧兵志一》:“﹝洪武﹞十五年罢府及司,置锦衣卫。 ...
成语郑卫之声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成语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成语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郑卫桑间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指亡国之音。
成语富比陶卫陶:指陶邑,原为战国时期秦国大臣魏冉的封地,比王室还富有;卫:商鞅原卫人,后封于商。像陶卫一样富有。形容非常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