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n ㄎㄢˉ
校对,复看核定:~核。~正。~误。校~。
实现调查,探测:~测。~探。~查。
审问囚犯:~问。推~。
郑码:ECZY,U:52D8,GBK:BFB1
笔画数:11,部首:力,笔顺编号:12211134553
汉点勘1.校对勘正文字。 唐韩愈《秋怀》诗之七:“ ...... 克庄《汉宫春》词:“夜窗犹坐书案,点勘偏旁。” 清李调元《别检讨李琪园 ...... 书平话》卷上:“﹝刘邦﹞宣周勃排甲马,点勘军兵。” 明单本《蕉帕记‧闹婚》 ...... 春光,又早漏洩东风一种。”
汉磨勘1.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 唐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分九等注入考状,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復验,称“磨勘”。 宋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戊午,詔应南郊行事官,并付叁銓磨勘,优与处分。” ...
汉讎勘校勘。 唐道宣《续高僧传‧唐京师普光寺释玄琬》:“至 ...... 决。” 清叶方蔚《<水东日记>序》:“因取叁本参互讎勘,是正颇多。”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爰搜 ...。”
汉踏勘... 实地查看。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山陵事重,踏勘覆按,动经日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 《警世通言‧ ...... 。” 清顾寿开《发仓穀》诗:“纷纷州县动呈祥,踏勘灾成例报荒。” 陆文夫《献身》:“他经常出外踏 ...... 山川河谷,风尘僕僕,辗转万里。”
汉鞫勘... 《夷坚乙志‧龙世清梦》:“温州判官高敏信来,置院鞫勘。” 《宋史‧刑法志叁》:“令监察御史每冬夏点狱 ...... 提获盗贼,随时发与本县公座推问是实,解本州府再行鞫勘施行,不得转委吏人及弓手人等拷问。” 清徐士鸞《 ...。”
成语枉勘虚招刑讯逼供,屈打成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