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ǔ ㄗㄨˇ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刀和砧板)。
姓。
郑码:ODOL,U:4FCE,GBK:D9DE
笔画数:9,部首:人,笔顺编号:343425111
1砧板砧板, 案板, 俎, 椹 辨析>>
汉人為刀俎,我為鱼肉... 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於被宰割的地位。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鱼肉。” 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从武昌到广州》:“还不是人為刀 ...,我為鱼肉,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什麼时候為止?”
汉越俎代庖语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原意谓人各有专职,庖人虽不尽职,主祭等人也不越过樽俎去代他办席。后因以“越俎代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宋秦观《代谢中书舍人啟》:“一时承乏,方惭越俎以代庖;数月為真,更愧操刀而 ...
汉鼎俎1.鼎和俎。古代祭祀、燕饗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 《周礼‧天官‧内饔》:“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 郑玄注:“取於鑊以实鼎,取於鼎以实俎。实鼎曰脀,实俎曰载。” 《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大夫之祭,鼎俎既陈,籩豆既设,不得成礼,废者几?’ ...
汉阼俎... 胙”。 《仪礼‧特牲馈食礼》:“祝命彻阼俎、豆籩,设于东序下。” 郑玄注:“阼 ...,主人之俎。” 《仪礼‧有司》:“阼,羊肺一,祭肺一,载于一俎。”
汉负俎... 《史记‧殷本纪》:“﹝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於王道。”后以“负 ...... 以自衒為不高,女以自媒為不贞,何必委洗耳之峻摽,效负俎之干荣哉!”明孙仁孺《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阿 ...... 调羹,与羊皮牛口秦臣辉映。”参见“负鼎”。
成语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成语越俎代谋俎:古代祭祀时用的盛祭品的器具。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去代替别人出谋划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成语俎上之肉俎:菜板。菜板上的肉。比喻可以任人宰割
成语折冲尊俎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