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án ㄔㄨㄢˊ
(傳)转([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郑码:NBZS,U:4F20,GBK:B4AB
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54
zhuàn ㄓㄨㄢˋ
(傳)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郑码:NBZS,U:4F20,GBK:B4AB
笔画数:6,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54
汉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為真。 《景德传灯录‧契訥禪师》:“问:‘如何是东禪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语出《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后以“只可意会,不可言... 扬高上,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如:这篇文章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 ...。
汉遗传1.犹留传。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 宋林逋《伤白积殿丞》诗:“遗传得谁脩闕下,孤坟应祇客江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这迷而不悟,却是為何?只因制造之药,其方未尝不是仙家的遗传。” 罗 ...
汉邮传I1.转运官物,传送文书。 《新唐书‧崔衍传》:“州部多巖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 《宋史‧王全斌传》:“邮传不通者月餘,全斌等甚惧。”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荔枝之祸》:“邮传者疲毙於道,极為生民之害。” 2.传播,口耳相 ...
汉讹以传讹I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而曲师入门之初,亦係暗中摸索,彼既无传於人,何从转授於我? ...
成语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成语衣钵之传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
成语衣钵相传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成语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言教身传言教:用言语讲解、传授;身传: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