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ó ㄅㄛˊ
〔~州〕地名,在安徽省。
郑码:SJMH,U:4EB3,GBK:D9F1
笔画数:10,部首:亠,笔顺编号:4125145315
1丝毫丝毫, 秋毫, 分毫, 毫厘, 毫发, 锱铢, 一丝一毫, 亳 辨析>>
汉叁亳古地名。 殷之北亳、南亳、西亳的总称。 《书‧立政》:“叁亳阪尹。” 孔颖达疏引皇甫謐曰:“叁处之地,皆名為亳,蒙為北亳,穀熟為南亳,偃师為西亳。”一说指景亳、东亳、西亳。 清魏源《书古微‧汤誓序发微》:“盖徙都偃师之景亳,而建东亳於商邱,仍西亳於 ...
汉南亳地名,商叁亳之一,汤初的国都。后迁西亳,故南亳又称东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县西南。 《史记‧殷本纪》:“成汤,自契至汤八迁。 汤始居亳。” 张守节正义引李泰等《括地志》:“宋州穀熟县西南叁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汳水》 ...
汉亳社... 代建国必先立社。 殷都亳,故称。 《春秋‧哀公四 ...... 社灾。” 杜预注:“亳社,殷社,诸侯有之,所以戒亡 ...社者,亳之社也。 ... 庙屏戒也。” 范寧注:“亳,即殷也。 殷都于 ...,故因谓之亳社。”
汉二亳古地名。 殷之南亳和北亳。 北魏酈道元《水经注‧汳水》:“今梁国自有二亳,南亳在穀熟,北亳在蒙,非偃师也。”参见“叁亳”。
汉北亳古地名。 殷叁亳之一。又称景或蒙亳。相传為汤始居之地。 汉為蒙县,属 ...... 。 晋皇甫謐《帝王世纪》:“蒙為北亳,即景,汤所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