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一音律。
《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
《宋书‧律历志上》:“其為音也,一律而生五音,十二律而為六十音。”
2.一种刑律。
《汉书‧冯野王传》:“窃见令曰:吏二千石告,过长安謁,不分别予赐。今有司以為予告得归,赐告不得,是一律两科,失省刑之意。”
3.一个样子;没有例外。
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
宋梅尧臣《别后寄永叔》诗:“而於韩公门,取之不一律,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其皱擦勾斫、分披纠合之法,无一不备神至之笔。岂可以一律论耶?”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格式由书店酌定,但以一律為宜。”
4.一种格律。
《金史‧赵秉文传》:“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
5.指律诗一首。
《红楼梦》第一回:“今又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
1相同相同, 同, 雷同, 同样, 同一, 一样, 一律, 一色, 一致, 划一, 等同, 同等, 平等, 翕然, 一, 平, 一模一样, 一如既往, 千篇一律, 天下乌鸦一般黑, 毫无二致, 如出一辙, 无异, 无异于, 均等, 等同于, 一码事, 等效, 亦然, 扯平, 同义, 扳平, 等位 辨析>>
2一概一概, 一律, 概, 概莫能外, 个个, 毫无例外, 无不 辨析>>
汉视同一律... 左翼理论家是否真指‘忠实於自己的艺术的作者’為全是‘资產阶级的帮闲者’……至於‘忠实於自己的艺术的作者’,却并未视同一律。”
汉千篇一律... 耳。’”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白乐天﹞晚更作知足语,千篇一律。” 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这‘金制军’是前清遗老,遗 ...... 艾芜《漫谈叁十年代的左联》:“订出许多条条框框,必然导致千篇一律,公式化、概念化。”
汉千年一律犹言千古一律。 明李贄《题孔子像於芝佛院》:“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汉千古一律谓从来如此。 明李贄《史纲评要‧周纪‧敬王》:“杀子產,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汉青律1.古代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每一律管代表一个月,共十二律管,以十二律吕命名,如黄钟、太蔟等),到某一月份,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青律,则指代表春天的律管。 ...
成语一律千篇一律:同样的。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成语雷同一律雷同:相互间的声音、说法大致相同;一律:本指同一音律,后指一样。多指诗文套用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成语千年一律犹言千古一律。指从来如此。
成语千篇一律... 叙写儿女柔情,讲究绮丽的辞藻和修辞。在当时小有名气。但真正内行人并不十分欣赏他的作品。南朝诗人谢灵运评价他的诗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成语一体知悉一体:一律。一律通知照办。旧时公文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