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力;合力。
《韩非子‧功名》:“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戴之,故安。”
《新唐书‧吐蕃传上》:“但上下一力,议事自下,因人所利而行,是能久而彊也。”
2.一把气力。指一人之力。
清刘向《新序‧刺奢》:“闻大王将起中天臺,臣愿加一力。”
3.尽力;竭力。
宋周密《齐东野语‧谢惠国坐亡》:“使臣至是一力回护,幸而免焉。”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摺:“张生,你若端的不曾做女婿呵,我去夫人根前一力保你。”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二:“张叁爹说:‘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田庄’,一力主张把侄女嫁给这个年轻力壮的雇农。”
4.独力。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开棺之罪,我一力当之,不致相累。”
《西游记》第八七回:“叁藏恐他们闯祸,一力当先。”
清李渔《凰求凤‧情饵》:“既然如此,连你娶亲的事,我也一力担当。”
5.一个僕人。
《南史‧隐逸传‧陶潜》:“潜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
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王小官人》:“只今往和州,拟假一力,负至东阳镇问渡。”
1竭力竭力, 极力, 尽力, 一力, 悉力, 努力, 大力, 鼎力, 全力, 奋力, 拼命, 使劲, 用劲, 全力以赴, 竭尽全力, 不遗余力, 卖力, 皓首穷经, 用力, 铆劲, 力竭声嘶, 努, 着力, 力图, 鼓足干劲, 开足马力, 耗竭, 不竭, 恪尽, 矢志不渝, 忙乎 辨析>>
汉齐心一力同“齐心协力”。《后汉书‧臧洪传》:“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
汉同心一力... 同“同心协力”。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今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為战,何有不克哉?” 《后汉书‧吴汉传》:“若能同心 ...,人自為战,大功可立。”
汉一心一力同心协力。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闔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
汉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只说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箇知,又说一箇行者,只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说箇知,方纔行得… ...
汉五力... 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叁:“《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五尘”。
成语一力降十会一力:力气大的一个人;降:制服;会:会家,懂武艺的人。一个力气大的人,可以战胜十个会武艺的人。
成语一力撺掇一力:极力;撺掇:怂恿、劝诱别人做事。指竭力怂恿别人去做某件事情,或竭力促成某件事情。
成语一力吹嘘一力:极力;吹嘘:为人说好话。尽全力替别人美言。
成语一力当先一力:竭力。尽全力走在前面或做在别人前面。
成语一力担当一力:尽全力。尽全力承担责任。